这一现象表明,船舶活动不仅通过直接的物理冲击影响海豚的生存★,更通过改变栖息地质量★★,加剧了种群的生存压力。在不太适宜的栖息区,海豚面临食物资源匮乏★★★、栖息环境恶化等多重压力★★★,而这些区域可能并不具备维持其种群健康所需的生态条件★★★。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待在这些不适宜的区域★★,可能使得海豚的繁殖能力和种群增长受限,最终导致种群的急剧衰退。因此★,船舶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短期的,它可能通过一系列间接的生态机制,对种群的长期生存和繁衍产生深远的负面效应★。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迅猛发展,船舶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对于像中华白海豚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来说★,船舶活动不仅是一个直接的威胁,更可能通过改变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间接影响种群的生存与繁衍★★。2023年来★,发表在《环境管理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国广西钦州的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在过去20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2010年代初期港口扩建期间,船舶活动的激增导致其栖息地范围大幅缩小。
研究发现★,从201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港口扩建和船舶数量的急剧增加,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面积明显缩小。尤其是在港口扩建后,船舶活动激增,海豚的栖息区域出现了显著变化★。为了避开与船舶的频繁碰撞★,海豚逐步将它们的核心栖息地从原本适宜的区域向东迁移。然而,这一迁移并未立刻改善海豚的生存状况,反而在2015至2017年期间,海豚的生存率出现了异常低的现象。直到2018年,海豚的栖息地才部分恢复到更适宜的西部区域,海豚的生存状况才开始逐渐好转★★。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2003~2019年间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利用分布(UD)★★★,并试图找出船舶活动与海豚栖息地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表明,船舶活动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的碰撞或渔业副捕等直接伤害,它们通过改变海豚的栖息地,进而影响整个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制定海洋保护政策时★,应当从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船舶活动对海洋物种的潜在长期影响★,为海洋哺乳动物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该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实验室、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
该研究还指出,这一发现对海洋保护和港口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港口扩建和船舶活动增多的背景下★★,海豚栖息地的变化可以视作生态系统的一种警示信号★★★,提示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尤其是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科学家们呼吁,在推进港口和航运业发展的同时,应该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船舶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干扰,尤其是像中华白海豚这样的珍稀物种。
大风江口海域的生态研究,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机会性调查收集了467条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目击记录。这些数据覆盖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为了解白海豚的早期活动状态提供了基础。随后,2013~2016年,一支联合研究团队采用系统设计的锯齿形航线条目击数据,为更全面地掌握白海豚的栖息地范围提供了补充。2015~2019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汕头大学的联合团队再次展开系统观测,共记录了509条目击数据。研究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合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大风江口白海豚的栖息地利用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注:大风江位于广西南部★,全长158公里★★★,是独流入海河流,流域面积1927平方公里★★。发源于广西灵山县西南部伯劳镇淡屋村★★,由万利村流向西南,至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平银村转折流向东南★,于犀牛脚镇沙角村注入北部湾★★。】